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劳动者
劳动者
1.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
当用人单位(),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
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因()等发生的争议适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
4.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的情形有()。
5.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6.
用工单位只能在()的工作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
7.
《劳动合同法》规定,有()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8.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有()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能以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或经济性裁员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9.
劳动者有()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10.
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可参照()认定双方存在的劳动关系。
11.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
12.
用人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13.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第四次修正)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
15.
如果该健康检查项目不是国家法律法规制定的强制性进行的项目,劳动者参加应本着()。
16.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而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的基本义务。
17.
安全生产的具体要求之一,保证劳动者和机械设备及工作环境处于安全状态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形成的是()。
18.
岗位技能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评价与认证的活动。
19.
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20.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上一页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6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