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
1.
根据《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7]第2号),金融机构在进行客户身份识别时要贯彻的基本原则是()。
2.
根据《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7]第2号),出现客户姓名或者名称与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和司法机关依法要求金融机构协查或者关注的犯罪嫌疑人、洗钱和恐怖融资分子的姓名或者名称相同的情况时,金融机构应当(
3.
根据《反洗钱法》规定,金融机构对客户的交易信息在交易结束后至少保存()。
4.
根据《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的犯罪嫌疑人、涉案资金和财产,由()依法采取强制措施,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和转移资金、财产。
5.
《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规定,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基本原则是()
6.
《反洗钱法》规定,金融机构对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或者完整性有疑问的,应当()
7.
《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规定,客户先前提交的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已过有效期的,客户没有在合理期限内更新且没有提出合理理由的,金融机构应()为客户办理业务。
8.
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依法履行反洗钱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应当予以公开。()
9.
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离开该金融机构工作后,被发现在该金融机构工作期间违反国家有关金融管理规定的,仍然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10.
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依照《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受到开除的纪律处分的,5年以后才能在金融机构工作。
11.
如果《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比驻在国家(地区)的相关规定更为严格,但驻在国家(地区)法律禁止或者限制境外分支机构和控股附属机构实施《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督管理办法》的,金融机构应当采取适当的补充措施应对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并
12.
金融机构应当制定本机构的交易监测标准,并对其适当性负责。
13.
金融机构缴纳的罚款和被没收的违法所得,可以列入该金融机构的成本、费用。
14.
对同时符合两项以上大额交易标准的交易,金融机构应当合并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15.
对本金融机构风险等级为高的客户或者账户,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复评
16.
《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要求金融机构按照客户的特点或者账户的属性,并考虑地域、业务、行业、客户是否为外国政要等因素,划分风险等级,在持续关注的基础上,适时调整风险等级
17.
根据《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金融机构提供保管箱服务时,无需了解保管箱的实际使用人。
18.
根据《反洗钱法》,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与金融机构建立业务关系或者要求金融机构为其提供一次性金融服务时,都应当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
19.
对洗钱高风险客户,金融机构应采取的强化控制措施包括():
20.
发生下列情况的,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或者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告:
«上一页
1 ...
8
9
10
11
12
13
14
...4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