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孙中山
孙中山
1.
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北伐战争。
2.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的反袁政党是中华革命党。
3.
使孙中山对军阀势力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得出"南与北如一丘之貉"的结论是因为()
4.
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孙中山领导中国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中影响最大的是()
5.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国人对待自己革命的态度,以庚子失败为界,“前后相较,差若天渊”。人们对待孙中山倡导的革命的态度发生根本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6.
1905年11月,登载孙中山论述三民主义学说的报刊是()
7.
“孙中山的纲领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对孙中山做出此种评价的是()
8.
孙中山曾高度评价一次武装起义:“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而成。”“是役”是指()。
9.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是()
10.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政治纲领概括为()。
11.
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
12.
在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中,民族主义的内容是()。
13.
孙中山先生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他强调,“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
14.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曾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在今天,“做大事”就是()。
15.
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行于行"。这一思想表明了()
16.
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一思想表明了()
17.
孙中山先生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在今天,“做大事”就是()。
18.
孙中山的革命理想主要集中在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现代民主共和体制和解除个体的精神奴役,实现民众的自由、平等和博爱上。
19.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创建了()
20.
孙中山认为,中国从“世界中的独强”沦落至“还不如殖民地”,其中最大的原因是()。
«上一页
1 ...
3
4
5
6
7
8
9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