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孙中山
孙中山
1.
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是()。
2.
孙中山先生说过:“‘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其中,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方针是()。
3.
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大体是代表()的政党。
4.
1912年后,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辛亥革命成果而进行的斗争包括()。
5.
孙中山先生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他强调:“‘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实现祖国统一是()
6.
孙中山先生曾说:“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这说明()。
7.
1924年11月,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提出的政治主张是()
8.
1924年10月,发动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的是()
9.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指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辛亥革命是()
10.
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相比,新增加的一项内容是()。
11.
孙中山先生指出,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有()。
12.
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
13.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政治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14.
1956年,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指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辛亥革命是()。
15.
1918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自序》中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回顾以往的历史:“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国民愈不聊生矣!”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16.
孙中山曾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就是希望青年人要()
17.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当年曾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这说明()
18.
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相比,新增加的一项内容是()
19.
1913年孙中山等发动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20.
1894年,孙中山组织兴中会,该团体提出的革命纲领主要包括()
«上一页
1
2
3
4
5
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