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孙中山
孙中山
1.
孙中山《挽刘道一》诗中()一句表达了对逝者沉重哀悼的同时,又表达革命必胜的坚定决心。
2.
《宪法》序言中提到“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完成了。”()
3.
1894年11月,孙中山组建(),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4.
被孙中山誉为“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的是哪场武装起义?
5.
孙中山提出的“天下为公”出自哪部古代典籍?
6.
孙中山先生所倡导“民主、民权、民生”的民主革命纲领合称?
7.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纲领。
8.
两国关系恶化的年代宫崎滔天支持了孙中山的革命。
9.
在中国,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人是孙中山。
10.
孙中山先生说过:“‘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我们坚持()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1.
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跪拜礼。1912年孙中山宣布废除跪拜礼,改为握手礼,是中国礼节方面的一大进步。
12.
孙中山先生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率先发出“()”的呐喊。
13.
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启示我们()
14.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15.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16.
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17.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时所附加的条件是()
18.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为挽救共和所作的努力的积极意义是()
19.
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
20.
为防止袁世凯的独裁野心,1912年12月13日,孙中山在给临时参议院递交的辞职咨文中提出了三条辞职的附加条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