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孙中山
孙中山
1.
孙中山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出现了诸多社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他试图探讨一种一劳永逸的方法,既使中国富强,又避免产生贫富悬殊的现象,避免社会危机。为此,孙中山提出了()
2.
孙中山早期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包括()两项内容
3.
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章太炎、邹容和陈天华等全是资产阶级著名民主革命思想家。
4.
孙中山曾题字:“品重醴(lǐ )泉”是献给谁的?
5.
为了表达他们的理想、方向,孙中山谢了“天下为公”、“大同书”的座右铭。
6.
孙中山认为,要使中国独立、富强,首先须发展实业,建设国家,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和提高。
7.
孙中山先生指出,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有()。
8.
简述孙中山的监督思想。
9.
孙中山说”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之役并寿“,所指战役是()
10.
孙中山先生说:“中国是一一个统-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他强调:“‘统-,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一,便要受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
11.
20世纪初,孙中山在同盟会纲领的民族主义中,曾借用()口号,改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12.
1894年孙中山曾上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
13.
1924年11月,孙中山应冯玉祥邀请北上,并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召开()。
14.
1917年孙中山针对()指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并举起"护法"旗帜。
15.
1904年,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呼吁》一文中宣称:“我们要仿照你们的政府而缔造我们的新政府。”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16.
1904年,孙中山发表的指出只有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的文章是()。
17.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任命谁为首任教育总长?
18.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当年曾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在今天,“做大事”就是()。
19.
下列描述与孙中山“平均地权”的主张不相符的是()
20.
孙中山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诸多社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他试图探讨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既使中国富强,又避免产生贫富悬殊的现象,避免社会危机。为此,孙中山提出了()
1
2
3
4
5
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