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地理
地理
1.
关于GML(地理标记语言)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2.
地理坐标中,点的位置是用()表达的
3.
()是由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书。
4.
朝鲜半岛的地理特征有哪些?
5.
供应链网络设计直接影响供应链网络设施的质量、规模以及地理关系等。
6.
“只言地理要素与地理影响,不言地理的限定要素,且慎言地理之支配”,这句话是谁的观点()
7.
地理老师及时将教学中的“亮点”记录下来,可以作为课程资源使用。()
8.
“导疑”——实事引导入境,这里的“实事”强调选择()的实事来引导,进而让学生感受到地理无处不在,体会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
9.
教案中教学的“重点”一般指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和地理原理性等知识。()
10.
“由于地理学科教学的顺序性和知识的逻辑性,好的承转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会起到良好的衔接作用,有效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体现了地理课堂好的承转设计的标准有()。
11.
地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2.
根据地理过程时空尺度的特点可以将地理过程分为?()
13.
地理过程性知识最大的特点是?()
14.
地理概念之间存在着哪些关系?()
15.
地理原理性知识具有哪些特点?()
16.
1992年《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提出地理的5大核心概念分别是位置和分布、地方、()、空间的相互作用、区域。
17.
根据地理过程时空尺度的特点可以将地理过程分为()。
18.
地理原理性知识是反映地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的知识,是人们经过对地理事实所反映的地理事物的表象联系进行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从而获得的知识。()
19.
地理策略性知识主要在体现学生地理问题的解决以及对概念、规律、原理的应用与理解上。()
20.
地理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感知、构建、生成地理知识与意义的过程,是掌握地理的学科思维与“方法”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发展学生的元认知的过程。
«上一页
1 ...
3
4
5
6
7
8
9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