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柯尔
柯尔
1.
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水平的六个阶段有时会相互交替的。()
2.
无论是皮亚杰的理论还是柯尔伯格的理论,他们都强调()对道德成熟的影响。
3.
在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中,“工具性的目的和交换”是第2阶段的特征。()
4.
按照罗伯特·史柯尔斯的分类,虚构世界低于经验世界的小说是()。
5.
在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中,只根据行为后果是否受惩罚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6.
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7.
柯尔伯格采用()研究儿童道德的发展。
8.
小学儿童的道德判断一般不可能达到柯尔柏格道德认知发展的()。
9.
儿童在听了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后,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去偷药,因为如果人人都违法去偷东西的话,社会会变得很混乱,这些儿童的道德水平处于()。
10.
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行为好坏的标准是行为是否受到舆论的论可,舆论认可的就是好的,不认可的就是坏的儿童处于()
11.
中学生小辉因害怕被教师批评而遵守上课纪律。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辉的道德发展处于哪个阶段?()。
12.
柯尔伯格认为,儿童的品德发展水平与其()直接相联系,具有阶段性。
13.
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好孩子”定向阶段的特征是()
14.
不属于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六个阶段的是()阶段。
15.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
16.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
17.
不属于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六个阶段的内容是()。
18.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
19.
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中,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属于()。
20.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后习俗水平包括以下哪两个阶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