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
1.
金融机构()提示金融消费者不得利用金融产品和服务从事违法活动。
2.
银行业金融机构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责任主体。
3.
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及银监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考核评估办法,从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效两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并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对分支机构的()和(),充分调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4.
金融机构统计和报送的数据范围是:金融机构通过各种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热线电话、电子邮件、网络平台、来信、来访、有关部门转办、媒体舆情等)收到的所有金融消费者投诉,而不仅仅是经过金融机构调查后,认定本单位“有责”的“有效”投诉。不论金融机构对投诉事件“有责”
5.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通过冠字号码查询工作自查,()。
6.
申请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假冠字号码查询应携带提交的资料包括()
7.
金融机构应结合实际,采取()方式防止冠字号码数据丢失。
8.
《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冠字号码查询解决涉假纠纷工作指引(试行)》规定,查询人到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出投诉,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接到查询人投诉的,应当在()个工作日进行核实,情况属实的,责令有关金融机构改正。
9.
金融消费者在金融机构办理现金取款业务后,对现金真伪存在异议,经金融机构进行真伪识别确认是假币的,()负有告知消费者通过冠字号码查询功能判别假币是否由其付出的义务。
10.
银行业金融机构交存人民银行发行库的已清分完整券投放到另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后,长短款、假币等差错责任由()承担。
11.
《金融机构特殊残缺3污损人民币兑换单》为一式()联。
12.
金融机构记录的冠字号码信息至少应包含()等素。
13.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结合实际情况,参考以下()方式防止冠字号码数据丢失。(假币纠纷解决机制)
14.
银行业金融机构付出假币事实确认清楚后,应根据()原则予以通报。
15.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组织开发与现金处理设备输出文件相匹配的冠字号码查询系统,并实现()功能。
16.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办理业务时发现假人民币而未收缴的,中国人民银行可对该银行业金融机构处以()。
17.
金融机构清分中心在金融机构网点发现假币,假币实物由()直接收缴。
18.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人民银行发行库支取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交存的带有“已清分”标识的钱捆()。
19.
银行业金融机构付出假币事实确认清楚后,对于情节严重、性质较为恶劣、在全国范围内造成负面影响的,应()。
20.
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数量较少的,由该银行业金融机构()当面予以收缴。
«上一页
1 ...
20
21
22
23
24
25
26
...4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