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标签: 洗钱
以下是与 "洗钱" 标签相关的所有文章。
- 洗钱犯罪有哪些危害?1.洗钱活动削弱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严重危害经济的健康发展;2.洗钱助长和滋生腐败,败坏社会风气,腐蚀国家肌体,导致社会不公平;3.洗钱活动造成资金流动的无规律性,影响金融市场稳定;4.洗钱活动损害合法经济体的正当权益,损害市场机制
- 《反洗钱法》中列举的洗钱上游犯罪包括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及1.贪污贿赂犯罪;2.金融诈骗犯罪;3.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4.破坏国家安全犯罪。()
- 可疑交易符合下列哪些情形的,金融机构应当在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可疑交易报告的同时,以电子形式或书面形式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分支机构报告,并配合反洗钱调查:1、明显涉嫌洗钱、恐怖融资等犯罪活动的;2、金融机构同业拆借、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的债券
- 按照反洗钱国际标准和各国反洗钱立法确认的的洗钱预防措施有:1、客户身份识别;2、报告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3、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4、客户身份登记。()
-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反洗钱预防、监控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1、反洗钱培训;2、反洗钱宣传;3、反洗钱保密;4、反洗钱学习
- 金融机构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法律责任包括:()。1、致使洗钱后果发生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罚款;2、致使洗钱后果发生的,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3、致使洗钱后果发生的,情节特别严重的,
- 根据《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从事反洗钱工作的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1、违反规定进行检查、调查或者采取临时冻结措施的;2、泄露因反洗钱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3、违反规定对有关机构和人员实施行政
- 在实践中,为了及时开展反洗钱调查,金融机构有合理理由认为与洗钱、恐怖主义活动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有关的交易或者客户,金融机构应当同时报告()。1、公安机关2、金融机构上一级机构3、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4、金融机构总部
- 反洗钱报告机构应当对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负责。()
-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根据履行反洗钱职责的需要,可以约见金融机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针对重要问题进行警示谈话,或者要求其就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重大事项作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