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梁启超
梁启超
1.
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年一代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是我们国家的未来。
2.
著名的改良派人士梁启超提出文艺的四种社会作用即:薰、浸、刺、提。所谓“提”,实质上,就是审美心理学所说的“移情”。
3.
著名的改良派人士梁启超提出文艺的四种社会作用即:薰、浸、刺、提。所谓“刺”,指的是文艺作品培养接受者审美接受能力的作用。
4.
梁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探讨,是对()的一种“放大”研究。
5.
梁启超认为,人们可以从工作中收获()大乐趣。
6.
梁启超的《论毅力》把人生之路分为“顺境”、“逆境”两大类,再把人的行为分为“有毅力”、“无毅力”两大类,这样就把毅力面临的每种情况都展开了,也就说清了毅力在人生历程中的作用,这属于()分析法。
7.
梁启超字()
8.
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梁启超的“熏浸刺提”说等是“兴观群怨”中“()”的丰富和完善。
9.
关于理想人格,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呼吁()的理想人格。
10.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近代西方的()。
11.
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的代表性人物,梁启超评价说:“李鸿章所以为一世俗儒所唾骂者以洋务,其所以为一世鄙夫所趋重者亦以洋务,吾之所以重李责李而为李惜者亦以洋务。”以下哪些是李鸿章创办洋务的举措:
12.
儒家把“君子,“圣人”作为自己的理想人格,道家推崇逍遥于天地之间的“真人”、“至人”,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呼吁“新民”的理想人格。这些理想人格虽时代不同、类型有别,但其共同点是()。
13.
梁启超概括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特色是()
14.
梁启超先生的号“任公”,取典于“任公为钓得大鱼”的寓言。
15.
梁启超曾多次向光绪皇帝上书,他在1895年曾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公车上书”。()
16.
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的主要著述是()。
17.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后,梁启超等先进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受到了极大鼓舞。他们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十月革命为榜样,重新寻求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18.
下列哪一篇文章是梁启超所作?()
19.
梁启超将文章分为传世与觉世两类,他认为觉世之文主要功能是开启民志,号召普罗大众起来救亡图存。()
20.
“无科技不足以强国,无文化则足以亡种”这句话出自梁启超之口。()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