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梁启超曾多次向光绪皇帝上书,他在1895年曾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公车上书”。()
未来题库
→
百科
梁启超曾多次向光绪皇帝上书,他在1895年曾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公车上书”。()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Tags:
上书
梁启超
光绪
猜你喜欢
1.
梁启超字()
2.
梁启超的《论毅力》把人生之路分为“顺境”、“逆境”两大类,再把人的行为分为“有毅力”、“无毅力”两大类,这样就把毅力面临的每种情况都展开了,也就说清了毅力在人生历程中的作用,这属于()分析法。
3.
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即公元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4.
()是近代中国诗坛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是近代宋诗运动发展到同治光绪时代的一个诗歌流派。
5.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清廷诏令全国各省在省城旧书院的基础上设大学堂。次年,广西巡抚丁振铎将桂林体用学堂改设为(),分正、备两斋,这是广西最早的大学。
6.
梁启超认为,人们可以从工作中收获()大乐趣。
7.
梁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探讨,是对()的一种“放大”研究。
8.
著名的改良派人士梁启超提出文艺的四种社会作用即:薰、浸、刺、提。所谓“刺”,指的是文艺作品培养接受者审美接受能力的作用。
9.
著名的改良派人士梁启超提出文艺的四种社会作用即:薰、浸、刺、提。所谓“提”,实质上,就是审美心理学所说的“移情”。
10.
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年一代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是我们国家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