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陈独秀
陈独秀
1.
陈独秀《寄沈尹默绝句四首》一诗中“非因才力薄苏黄"中的“才力”指的是()。
2.
“清泉漱石齿,树色暖碧空。莫就枯禅饮,阶前水不穷。”这几句诗出自陈独秀的()。
3.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南陈是指陈独秀,请问北李指的是谁?
4.
最先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是陈独秀。()
5.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清算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的总方针。
6.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担任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正式出版。
7.
陈独秀认为只有()和()才能救中国。
8.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9.
1917年,陈独秀被聘为()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
10.
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开始的。
11.
1915年,陈独秀被聘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迁至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1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内出现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等三次大错误,使中国革命受到挫折,造成严重危害。
13.
他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曾东渡日本求学,就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与陈独秀缔造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一段历史佳话。他是:
14.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从此拉开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15.
6、1917年1月,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邀请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的编辑部从上海迁到北京,杂志走入了北京大学校园。《新青年》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16.
5、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17.
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与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没有直接关系。()
18.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陈独秀。()
19.
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都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这两次错误路线产生的根源在于()
20.
1920年,陈独秀发表()一文,表明他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