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孟子
孟子
1.
孟子认为的“性”不包括()。
2.
孟子的心性论是将人与人的心性本体和()的本体统一起来了。
3.
孔子谓“杀身成仁”,孟子曰“舍身取义”,说的是人生矛盾中的()。
4.
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五伦”说,是指()。
5.
下列四个选项中的名言警句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两者之间的关系完全相同的是哪一选项?
6.
孟子四端说()
7.
相对于孔子的“仁”,孟子讲究的是什么?()
8.
孟子说当人们看到一个婴孩要落井时,会因为()而去救他。
9.
流传至今最早的《孟子》注本是()。
10.
淳于髡反驳孟子“男女授受不亲”的观点,采用了()。
11.
孟子强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包含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
12.
对孟子的上述观点的正确理解是()①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对立的②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是精神贡献
13.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正确阐述了()
14.
孔子之后,孟子从主观能动的方面发挥了孔子得人性论思想,提出了()
15.
《孟子·尽心》中提出“君子有三乐”以下哪个不属于“三乐”()
16.
下列哪几项是孟子提出的主张?()
17.
将《论语》《孟子》和《大学》《中庸》何编为“四书”的是()
18.
“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19.
孟子的得民之道是()
20.
()来自于《孟子公孙丑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2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