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孟子
孟子
1.
战国时期,孟子曾提出“人人皆尧舜”,这体现了创造学基本原理中的()
2.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出自孟子。
3.
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
4.
“民无信不立”是孟子说的。
5.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出自孟子《劝学》。
6.
《孟子?许行》:“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句中的“宫”并不是特指帝王的宫殿,而是泛指房屋类的建筑。
7.
《孟子?许行》:“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把百亩之田耕不好当作自己忧虑的,只是平常的农夫。
8.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中“畜”从词性上说是一个()词。
9.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人称代词“我”可以替换成”吾”。
10.
《孟子·尽心下》:“君子引而不發,跃如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射手)拉开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發”在句中表示的是:
11.
《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该句中的“是”是一个指示代词。
12.
孟子曾经提出“四圣”说,其中哪一位是“圣之清者”?
13.
下列属于孟子提出的观点是()
14.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是孟子对哪家学派的批评?
15.
孟子的美学观点认为个人通过自我不懈的努力,把仁、义、善、信等品格贯注充盈于自身时,还是无法成为一个美的人。
16.
孟子认为人都具有的是:()
1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孟子所讲的“四心”?()
18.
()在《上宰相书》中指出:“孟子曰:君子有三乐,天下不与存焉。其一曰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此皆圣人贤士所极言至论,古今之所宜法者也。”
19.
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为了论证很多杰出的人物都是在磨难、坎坷中历练而成的观点,在文章开头列举了一系列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有()
20.
《孟子·离娄上》中“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的“五音”指的是宫、商、()五个音阶。
«上一页
1 ...
3
4
5
6
7
8
9
...2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