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斯宾塞
斯宾塞
1.
“组织”一词,源自希腊文,1873年,哲学家斯宾塞用“组织”来指涉“已经组合的系统或社会”。()
2.
英语中“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3.
1897年,严复将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翻译为中文,书名叫《群学肄言》,这是中国引入社会学思想的开始。
4.
剩余精力说:代表人物是帕特里克与斯宾塞。主要观点是:生物都有维持自己生存的能力,身体健康的儿童除了维持正常生活外,还有剩余精力,剩余精力需要发泄,而游戏就是一种剩余精力的发泄方式。
5.
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6.
斯宾塞认为,从社会管理调控方式划分,社会进化类型是:()一工业社会。
7.
斯宾塞认为,社会有机体包含着生物有机体一样的系统,包括:()等系统。
8.
斯宾塞提出的教育目的是()。
9.
赫伯特·斯宾塞热内教育并不能改变人的本质。()
10.
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每一人怎么去生活,训练他们去过完美的生活”的教育家是(斯宾塞)
11.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1861年发表(),首次明确从科学角度研究教育中的知识的价值,提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的著名命题。
12.
《天演论》自序中说:“赫胥黎氏此书之旨,本以救斯宾塞任天为治之末流,其中所论,与吾古人有甚合者,且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这说明作者翻译这部著作有强烈的()。
13.
南京审计大学邀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宾塞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并支付报酬1万人民币。该项交易需要记入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账户的借方。
14.
南京某高校邀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宾塞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并支付报酬1万人民币。该项交易需要记入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账户的借方。
15.
美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出“教育要为年轻一代的完满生活做准备”,这体现了()教育目的观。
16.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出“教育要为年轻一代的完满生活做准备”,这体现了()教育目的观。
17.
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
18.
19世纪中叶,斯宾塞发表(),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德育”(moraleducation)、“体育”。
19.
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宾塞先生说:“教育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
20.
风格派是受到了斯宾塞哲学的影响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