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一语
一语
1.
“面壁十年图破壁”一语出自()的诗作。
2.
“视民如伤”一语是谁的话?()
3.
《诗经·豳风·七月》有“七月流火”一语,请问其中的“火”是指?
4.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一语出自()
5.
“元轻白俗”一语中所涉及的两位诗人是()
6.
儿童习得第一语言大致有五个阶段,其中儿童开始有语法感是在()阶段。
7.
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先天论又称内在论,代表人物是()。
8.
英语国家学生在读本应是“后重”的汉语生词时,受其第一语言“前重”的干扰,如把“食堂”读做“食堂”,这类偏误是(),与之属于同一来源的是()。
9.
在《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指斥的对象是()
10.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语出自()
11.
“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一语出自()
12.
“喘由外感者治肺,喘由内伤者治肾”一语出自()
13.
“我校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政法系统”中的“我校毕业生”这一语词表达()。
14.
下列诗句中,“人”这一语词表达单独概念的是()。
15.
下列诗句中,“行人”这一语词表达普遍概念的是()。
16.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中的“民”这一语词表达的是集合概念。()
17.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一语中,中国是指()。
18.
“魔鬼在细节”一语体现的工匠精神是()。
19.
“魔鬼在细节”一语出自()。
20.
关于饮食的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语,见于()一书中。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