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中的“民”这一语词表达的是集合概念。()
未来题库
→
百科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中的“民”这一语词表达的是集合概念。()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Tags:
一语
不畏
奈何
猜你喜欢
1.
儿童习得第一语言大致有五个阶段,其中儿童开始有语法感是在()阶段。
2.
“元轻白俗”一语中所涉及的两位诗人是()
3.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一语出自()
4.
《诗经·豳风·七月》有“七月流火”一语,请问其中的“火”是指?
5.
花语里,()表示不畏严寒,象征坚忍不拔的精神。
6.
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辛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段话说明()。
7.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句话说明()。
8.
“视民如伤”一语是谁的话?()
9.
“面壁十年图破壁”一语出自()的诗作。
10.
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威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这句话告诉我们,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执法时,必须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