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公私
公私
1.
失火罪是指行为人过失引起火灾,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
2.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3.
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对企业利润的分配实行()。
4.
应用文,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人民群众在办理公私事务、传播信息、表述意愿时所使用的具有某种惯用格式的实用性文章。
5.
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对企业利润的分配实行()。
6.
国家在公私合营期间,每年给资本家发5%的股息,这就叫做()
7.
应用文是国家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处理公私事务、传播信息、表述意愿时所使用的具有、行文简约的文章。
8.
应用文对处理公私事务有一定的指导管理作用,撰写应用文的最终目的就是用应用文处理公私事务。
9.
中华传统道德对待公私问题的态度是()
10.
1956年年底,全国99%的工业企业和82%的商业企业实行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这标志着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企业属于()
11.
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段,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犯罪行为,这定义指的是()。
12.
过失造成火灾,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下列哪种刑法()。
13.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4.
()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人民群众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处理公私事务、沟通信息、表达意图时经常使用的具有实用价值、惯用格式的文体总称。
15.
应用文写作的目的是处理公私事务、沟通信息、表达意图。
16.
盗窃公私财物行为侵犯的对象公私财物,应当具备以下()特征。
17.
盗窃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但情节轻微,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不作为犯罪处理。
18.
根据《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巨大”的犯罪行为。来源:考试大-招警考试
19.
公私钥是非对称加密技术,公钥和私钥不同,但是可以基于私钥生成公钥。()
20.
6、1954年,荣毅仁主动提出将其产业实行公私合营,支持社会主义(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