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大同
大同
1.
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引领世界走向大同的时代。
2.
辛雨从大同运送5000吨煤炭到南昌,采用(铁路运输)方式最佳。
3.
对大同理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4.
“天下大同,天下为公”是天主教的中文意译语源。()
5.
如果旅游团去山西大同旅游,他们可能看到的是()
6.
为了宣传佛教,北朝时期留下了无数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其中最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和河南洛阳的()
7.
将山西大同的1万吨煤炭运往北京,选择()方式比较合适。
8.
《礼记·大同》:“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句中“与”的词性是()词。
9.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大同》)课后注释,矜,通“鳏”。说明“矜”“鳏”二字之间是古今字关系。
10.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礼记·大同》)这八句话中的“以”字是连词。
11.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大同》)句子中的第一个“亲”和第一个“子”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意思是“把……当作双亲”“把……孩子“。
12.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礼记·大同》)句子中”与“词性是()。
13.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大同》)教材认为句子中”之“的词性是()。
14.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礼记·大同》)教材认为句子中”所“的词性是()。
15.
本周课程的六顶思考帽案例中,技术员大同扮演绿色思考帽的角色,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
16.
近代中国,为解决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孙中山撰述了《大同书》,为“大同”赋予了新的符合时代精神的阐释。()
17.
早在2000年前的一部儒学经典著作()中,就提出了“天下大同”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18.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根本不搭界。()
19.
以下哪一项属于《礼记》“大同篇”中孔子构想中大同世界的特点()
20.
最早提出“大同”社会理想的古代典籍是《礼记·礼运》。()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