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李渔
李渔
1.
简要说明李渔“浅处见才”通俗戏曲观表现在哪些方面
2.
简要说明李渔的戏曲结构的四点具体主张?
3.
李渔在《词曲部·词采第二》中特辟“贵显浅”、“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等四个专题来详细论述曲文的通俗性问题,其中,“贵显浅”具有提纲挈领和统帅其他三项的意义。
4.
李渔主张戏曲创作要“结构第一”,他提出的开场要提示全剧,“小收煞”即上半部结尾要有(),“大收煞”即全剧终场要有“团圆之趣”。
5.
李渔论及戏曲时说到:“‘机趣’””二字,填词家必不可少。机者,传奇之精神;趣者,传奇之风致。少此二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重机趣》)。这里“机趣”所指的是()。
6.
在戏曲创作和演出上,李渔主张通俗化,“()”说构成了其戏曲理论崇尚通俗的思想核心。
7.
李渔认为要通过浅显的东西来表达有思考的东西。()
8.
李渔认为“传奇不比文章,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
9.
李渔戏剧理论著作的名称是()
10.
戏剧家、戏剧理论李渔的著名理论著作《闲情偶寄》是在()完成的。
11.
清朝戏剧家李渔在他的名著()中,就把情节主题的确立称为“立主脑”。
12.
清朝戏剧家李渔在他的名著《闲情偶寄》中,就把情节主题的确立称为()
13.
清代李渔最喜欢吃的一道大菜,叫做“荷花池中鸭”,清肺解热,补血解毒,降血压及安神。
14.
是中国传统瓶插技法,是清代李渔发明的。
15.
李渔最擅长的戏剧类型是什么?
16.
李渔认为“传奇不比文章,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
17.
李渔写作的特点是
18.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李渔的著作
19.
李渔是明朝初期的文学家、戏曲家
20.
清代戏曲家李渔所写的《风筝误》是一出悲剧。()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