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集资
集资
1.
对跨行政区域的涉嫌非法集资行为,非法集资人为单位的,由其行为发生地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组织调查认定。()
2.
非法集资协助人,是指明知是非法集资而为其提供帮助并获取经济利益的个人。()
3.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发现企业、个体工商户名称或者经营范围中包含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与集资有关的字样或者内容的,及时予以重点关注。
4.
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发现本行政区域或者本行业、领域可能存在非法集资风险的,有权对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令整改。
5.
对依照《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受到行政处罚的非法集资人、非法集资协助人,由有关部门建立信用记录,按照规定将其信用记录纳入()
6.
对非法集资协助人,由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给予警告,处违法所得()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
非法集资人、非法集资协助人不能同时履行所承担的清退集资资金和缴纳罚款义务时,先清退()。
8.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用户发布信息的管理,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涉嫌非法集资的信息。发现涉嫌非法集资的信息,应当()。
9.
非法集资人,是指()或者()实施非法集资的单位和个人。该定义中空白部分内容正确的是:()
10.
()应当建立非法集资监测预警机制,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发挥网格化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非法集资的监测预警。
11.
经调查认定属于非法集资的,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应当责令非法集资人、非法集资协助人()停止有关非法活动;发现涉嫌犯罪的,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并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12.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自()起施行。
13.
对跨行政区域的涉嫌非法集资行为,非法集资人为个人的,由其()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组织调查认定。
14.
制定《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是为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保护社会公众合法权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
15.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规定,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单位和个人不配合调查,拒绝提供相关文件、资料、电子数据等或者提供虚假文件、资料、电子数据等的,由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的罚款。
16.
对涉嫌非法集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17.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发布包含集资内容的广告或者以其他方式向社会公众进行集资宣传。
18.
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自行承担。
19.
非法集资人、非法集资协助人不能同时履行所承担的清退集资资金和缴纳罚款义务时,先()。
20.
经调查认定属于非法集资的,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应当责令非法集资人、非法集资协助人()有关非法活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