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纳税
纳税
1.
按照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确认为费用或损失,从税前利润中扣除。但税法规定不允许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的扣除项目,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予以调加。
2.
企业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在确认期间不允许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只有在转回期间才能抵扣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说,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确认期间纳税,而在转回期间不纳税。
3.
纳税义务人不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纳税义务人通过提高价格等方法将税收负担转嫁给()的税种叫做间接税。
4.
“唯有死亡与纳税无可避免”是哪位美国政治家的名言?
5.
税务机关实施特别纳税调整的方法包括:()。
6.
按照最新政策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7.
国家积极培养公民的纳税意识,依法收税,有利于()。
8.
关于公民依法纳税()。
9.
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10.
根据2018年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计算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时,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应当减除()。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12.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规定,2019年新出台的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引入新的计税方法,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按应纳税所得额分为两段计算,一是对年应纳税所得额
13.
根据2018年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将其所得对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的,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14.
()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情况,就纳税人在一定周期内的纳税信用所评定的级别。
«上一页
1 ...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