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纳税
纳税
1.
各级税务机关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对纳税人及影响纳税的其他工作不得实施监督。
2.
A106000《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中的“纳税调整后所得”直接引自主表中第19行“纳税调整后所得”。
3.
税务机关对企业以前年度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即使企业以前年度发生亏损、且该亏损属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也不允许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该亏损。
4.
税收规定企业在各个纳税期末,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方法为()。
5.
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持有期间应当进行纳税调整的是()。
6.
企业债务重组确认的应纳税所得额占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以上,可以在()个纳税年度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7.
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日)销售额()。
8.
小企业应当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当期应纳税额。
9.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中,计入当期损益的应当进行纳税调整,未确认损益的无需进行纳税调整。
10.
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不超过30日、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
11.
铁路运输企业每年的第一个纳税申报期结束后,对上一年度总分机构汇总纳税情况进行清算。
12.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需填报A202000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
13.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的,可分别享受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优惠政策。
14.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纳税人,只能分别进行纳税,不能合并纳税。
15.
税务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法人或自然人)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或递延纳税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动。
16.
扣除类纳税调整计算公式为扣除类纳税调整=()-()
17.
自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20万元到30万元(含30万元)之间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18.
纳税调整金额为正数表示()。
19.
企业一个纳税年度内只从事免税项目业务,发生的业务招待费等支出属于免税项目相关的支出,其超过税法规定扣除限额的支出部分不再作纳税调增处理。
20.
企业在纳税年度内无论盈利或者亏损,都应当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告和税务机关规定应当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上一页
1 ...
8
9
10
11
12
13
14
...2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