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米德
米德
1.
米德论述了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2.
自我观念是与他人交往过程当中根据他人对本人的评价反应而发展的,米德指出这个他人是指个体所属的()
3.
米德的实用主义学派认为自我的发展有以下几个阶段()。
4.
米德认为,()与()不可分离。思维是个体内部的言语活动,这可追溯到孩提时期。
5.
学习的米德实用主义思想是更关注个体在社会活动中的()的一种社会文化研究观点。
6.
米德的实用主义学派认为人有(),亦即具有心灵的有机体能够成为其自身的对象,人可以和自己交流。
7.
米德是芝加哥学派中影响仅次于帕克的一号领袖人物。
8.
“主我与客我”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提出的。
9.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ead,M.)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传递模式的路径是:长辈向年轻人学习。在实习的过程中,年长的教师向年轻的徒弟学习,双方共享共创,达到教学相长。这种文化传递的模式即()
10.
通过玛格丽特米德对三个原始部落的研究可以看出性别差异是()决定的。
11.
米德认为,“自我”的发展包括()。
12.
米德冲突主要是针对浮动汇率制的情况下进行分析的。()
13.
米德认为,在性别扮演方面的三条道路中,哪一个最合理、最富有人文关怀的精神()
14.
社会学家米德提出“人有主我宾我”两种概念,并认为人总是要从()_的角度来看。
15.
米德的研究是微观社会学。()
16.
米德认为社会是由()构成的。
17.
米德的思想受到进化论和()的影响。
18.
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两类。()
19.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20.
自我观念是与他人交往过程当中根据他人对本人的评价反应而发展的.米德指出这个他人是指个体所属的()。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