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质量
质量
1.
质量信息是在质量形成全过程中产生的(),是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
2.
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既要有技术基础作支撑,也要有管理基础作保障。技术基础一般包括()、计量、()、认证认可、质量信息化等,其中前四项在国家层面统称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管理基础包括质量责任制、教育培训、内外部沟通机制等。
3.
培训的内容有多种分类,一般可分为质量意识教育、质量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其中,()主要指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理念、原理、规范、标准、工具、方法和经验等。
4.
企业所存在的质量问题,都可以经过质量教育培训,通过弥补员工的质量知识和技能不足的方法来解决。
5.
由于组织的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的工作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或服务质量,因而组织的全体人员都应承担质量责任,而不仅仅是高层管理者和质量部门的事。
6.
开展质量信息化工作,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降低制造成本。
7.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最早提出“适用性质量”概念。适用性质量概念是指产品和服务符合规范或要求。
8.
研究客体的质量需要了解其质量特性,产品、服务、过程和管理体系均有其质量特性。
9.
质量对各相关方的意义是什么?
10.
质量管理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以及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实现这些质量目标的过程。
11.
质量策划致力于制定()并规定必要的()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12.
全面质量管理不仅是一个质量阶段的统称,它也是当今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它源于世界各国质量专家的研究和成功组织的管理实践,反映了质量管理的()。
13.
戴明十四点中指出,不要将质量依赖于检验,应从一开始就使质量成为产品的组成部分。
14.
在朱兰质量三部曲中,将实际绩效与质量目标进行对比,并对差异采取措施,这属于质量改进阶段的内容。
15.
质量策划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它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16.
质量控制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17.
质量改进意味着在现有质量水准基础上的提高和创新,标志着质量活动是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方式不断提高。
18.
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都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目的都是为了保持产品质量稳定。
19.
质量环是对质量的()、形成和()过程的抽象描述和理论概括,提示了产品的全生命周期。
20.
影响调查数据质量高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对最后的调查数据质量有直接的影响的因素是()。
«上一页
1 ...
12
13
14
15
16
17
18
...4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