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学生
学生
1.
学校对外宣传或者公开使用学生个体肖像的,应当取得学生及其家长许可,但学校以发布、汇编、出版等方式使用学生作品不需要取得学生及其家长许可。()
2.
学校应当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平等、友善、互助的同学关系,组织教职工学习预防、处理学生欺凌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对学生开展相应的专题教育,并且应当根据情况给予相关学生家长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
3.
不同学校学生之间发生的学生欺凌事件,应当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建立联合调查机制,进行认定和处理。()
4.
学校应当保障学生在课间、课后使用学校的体育运动场地、设施开展体育锻炼;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一律向学生和周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5.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6.
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后,应当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帮扶,对改正错误的学生及时予以表扬、鼓励。()
7.
学生扰乱课堂或者教育教学秩序,影响他人或者可能对自己及他人造成伤害的,教师可以采取必要措施,将学生带离教室或者教学现场,并予以教育管理。()
8.
学校对学生实施停课或者停学的教育惩戒措施,不是对学生受教育权的剥夺,只是学生受教育空间的临时转移。()
9.
学校应当结合本校学生特点,依法制定、完善校规校纪,明确学生行为规范,健全实施教育惩戒的具体情形和规则。()
10.
限制或剥夺学生权利的教育惩戒措施是指限制或者剥夺学生的一些外出集体活动。()
11.
生产经营单位接收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生实习的,应当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应的(),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12.
生产经营单位接收中等职业学校、高校学生实习的,可以不用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13.
企业接收中等职业学校、高校学生实习的,学校应当协助本单位对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14.
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的欲望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事,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
15.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教学方法是()。
16.
德育要提升学生(),养成道德行为,使学生成为道德主体。
17.
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习惯,会影响和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想,内化为学生人格的一部分。这段话体现了高校教师劳动的()。
18.
在学生眼里,老师“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19.
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这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20.
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叩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
«上一页
1 ...
24
25
26
27
28
29
30
...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