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新青年
新青年
1.
,()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
2.
1918年4月,《新青年》创办“()”专栏,专门发表“议论时政”的杂感短论。
3.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4.
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
5.
《新青年》由()在上海创立。
6.
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7.
1915年9月,陈独秀在()创办《青年》(后改名《新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8.
《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不包括()。
9.
1915年9月,陈独秀在()创办《青年》(后改名《新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10.
《新青年》大力倡导的精神是民主和什么?
11.
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
12.
1918年5月15日,()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刊发,作者署名鲁迅。这是周树人第一次使用“鲁迅”的笔名。
13.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担任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正式出版。
14.
1917年,陈独秀被聘为()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
15.
1920年9月,《新青年》杂志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
16.
1915年,陈独秀被聘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迁至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17.
()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
18.
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开创了现代小说的先河。
19.
《新青年》推崇的“德先生”“赛先生”指的是民主和科学。
20.
6、1917年1月,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邀请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的编辑部从上海迁到北京,杂志走入了北京大学校园。《新青年》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