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1.
中国的四大名著分别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2.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3.
《临江仙》一词被毛宗岗父子取来放在《三国演义》的卷首,作者是()
4.
《三国演义》中许多典故蕴含哲学寓意,下列选项中的典故与哲学论断对应不正确的是()。
5.
《三国演义》是如何表现“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的?
6.
“《三国演义》不是一个人做的,乃是五百年的演义家的共同作品。”请问这是谁的观点?
7.
《三国演义》中貂蝉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8.
《三国演义》的版本系统包括()
9.
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中国第一部()《三国演义》家喻户晓。
10.
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写诸葛亮用木马车送粮,而不是用汽车;《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能做到七十二变,可就是变不出计算机。这说明()。
11.
《三国演义》故事中,下列哪一句描述的是风险?
12.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语所蕴含的哲理是()。
13.
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这启示我们()
14.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15.
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改编版作品在国外广为流传,与国内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漠视形成反差。这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16.
读了《三国演义》后,头脑中出现一个“既奸诈狠毒,又坦率真诚:既智勇双全,又疑神疑鬼;既宽宏大度,又心胸狭窄”的曹操的形象。这种想象是()。
17.
汉语传统修辞学根据汉字的构造方法,创制了“析字格”这种游戏式的隐语,例如,《三国演义》中的一首民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说的就是董卓残暴不仁,人人痛恨,其中的“千里草”为“董”,()为“卓”。
18.
“一时忽笑又忽叫,难使南军胜北军”是《三国演义》中谁说的话?
19.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又名什么?
20.
《三国演义》中是谁三次把徐州让给刘备?
1
2
3
4
5
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