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乙状结肠
乙状结肠
1.
患者,女,34岁,因腹胀、呕吐、便秘3天就诊。近3个月来觉腹部隐痛,大便习惯改变。既往健康。查体:一般情况可,腹胀明显,有轻压痛,无腹膜刺激征,肠鸣音活跃,腹部平片见多个气液平。急症钡灌肠提示乙状结肠梗阻,考虑乙状结肠癌。此时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2.
70岁老人,出现进行性排便困难2个月,经纤维结肠镜检查证实为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肿瘤,收住院。3天来出现急性肠梗阻,应选用哪种治疗方法最适宜()
3.
患者男性,36岁。因患慢性痢疾,其病变部位在乙状结肠,对其进行保留灌肠宜采取()
4.
关于乙状结肠的描述错误的是()
5.
慢性痢疾病人病变部位常在直肠、乙状结肠,进行保留灌肠常采用:
6.
乙状结肠动脉起于()
7.
男,59岁。2型糖尿病史16年。二甲双胍0.25g及格列齐特80mg,每日3次,糖尿病控制良好,近2个月感乏力,体重下降4~5kg,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癌拟行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糖尿病处理()
8.
男,26岁。间断腹泻6个月,大便3~4次日,带黏液及脓血,无发热及体重下降。结肠镜示乙状结肠以下弥漫充血水肿,黏膜颗粒样改变,质脆易出血,病理可见隐窝脓肿,曾连续口服环丙沙星3周,无效。该患者最适宜的治疗是()
9.
男,35岁。间断腹泻、脓血便4年,再发1个月,口服抗生素无缓解。结肠镜检查示:直肠和乙状结肠弥漫充血水肿、黏膜粗颗粒样改变,质地脆,易出血。其黏膜活检可能的病理发现是()
10.
男,36岁。1年来反复出现脓血便,抗生素系统治疗无效。结肠镜检查发现病变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颗粒不平,质脆,血管纹理消失,最可能的诊断为()
11.
女,32岁。左下腹痛2个月。黄稀便,每日3次。结肠镜示:直肠、乙状结肠糜烂及浅溃疡,大范围充血、水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12.
男,30岁。间断黏液脓血便10年,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肠镜示乙状结肠及直肠黏膜广泛充血糜烂,病理检查可见隐窝脓肿。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13.
九区分法,乙状结肠位置在()
14.
直肠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长约()
15.
李女士,因便中带血1个月就诊,诊断为乙状结肠癌。现患者常表现为生气、愤怒,迀怒于家人或医护人员,拒绝治疗。她正在经历的,心理反应阶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