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陈寅恪
陈寅恪
1.
关于陈寅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陈寅恪认为学术规范,即“守先哲之遗范”“示来者以轨则”。
3.
联大期间,陈寅恪在昆明买到了什么物品,让他大喜,促成他后来专门写下《柳如是别传》?
4.
下列那部学术作品是陈寅恪先生在抗战期间完成的?
5.
陈寅恪先生借助唐诗考证唐史的力作是《柳如是别传》。
6.
陈寅恪先生划分阶级的依据是:
7.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陈寅恪对王国维及其一代学者精神的概括。
8.
1930年,陈寅恪先生是在哪部著作中提出“敦煌学”概念的?
9.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文化是“竹的文化”。
10.
陈寅恪,1910年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1914年回国。1918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攻读东方古文字学,1925年回国。与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11.
中国大学精神深受两个人的影响:一个是北京大学的前校长蔡元培,一个是清华大学的前教师陈寅恪。
12.
《陈寅恪文集》是《陈寅恪先生编年史辑》的一个附录。
13.
1932年,清华大学新生入学考试时,陈寅恪先生出了一个对子题:“孙行者”,你认为应该对下面哪个词?
14.
在我国“社区”的概念最早是由陈寅恪提出的。
15.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观点出自陈寅恪为谁而作的碑铭中?
16.
陈寅恪在传播佛教思想时对密宗里有关性问题的忽视,与他的接受屏幕有关。()
17.
在陈寅恪看来,李唐一族之所以兴盛,最主要原因是()。
18.
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古典文学家,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
19.
陈寅恪认为学术规范,即“守先哲之遗范”“示来者以轨则”。
20.
陈寅恪和陈垣素有“史学二陈”之称。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