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顶板
顶板
1.
煤层顶板可分为伪顶、直接顶和基本顶。()
2.
顶板事故是指在井下开采过程中,因顶板意外冒落而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停止生产等事故。顶板事故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控制煤层顶板、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3.
根据顶、底板岩层与煤层相对的位置、垮落性能和强度等特征的不同,从上至下,顶板可划分为假顶、直接顶、伪顶。()
4.
遇顶板破碎、淋水,过断层、老空区、高应力区等情况时,应加强支护。()
5.
顶板离层临界值是指支护设计或者通过工程实践分析确定的巷道顶板允许的最大离值。()
6.
顶板锚杆孔应由外向掘进工作面逐排顺序施工,每排锚杆孔宜由中间向两帮顺序施工。()
7.
当断层处的顶板特别破碎,用锚杆锚固效果不佳时,可采用()。
8.
锚杆支护监测中综合监测的主要内容为()、()、()、()、锚索工作载荷及喷层受力;日常监测主要内容为顶板离层。()
9.
煤巷、半煤岩巷必须按规程要求安装顶板离层仪,其初始读数应设为()mm,并定人、定岗、定时进行观测、记录。
10.
顶板离层仪应安设在巷道的()。
11.
顶板离层仪安装,无稳定岩层时,深部测点一般不低于巷道跨度()倍。
12.
()是具有一定自撑能力的顶板,容许短时间的空顶,支护得好时,很少冒顶。
13.
煤层顶板按其部位与性质分为()三种。
14.
顶板事故按一次冒顶范围一般分为()两大类。
15.
施工升降机地基、基础应满足使用说明书要求,对基础设置在地下室顶板、楼面或其他下部悬空结构上的施工升降机,应对()进行承载力验算。
16.
施工升降机吊笼顶板周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的防护围栏,中间设有横杆。
17.
工艺装置内露天布置的塔、容器等,当容器顶板厚度等于或大于()时,可不设避雷针、线保护,但必须设防雷接地。
18.
矿井灾害主要包括水灾、火灾、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和顶板事故等。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