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
1.
现代教学论是以德国的赫尔巴特为代表。()
2.
赫尔巴特的“旧三中心论”除“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外,还有()
3.
“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赫尔巴特的这一言论表明了德育应该具有()功能。
4.
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丰富了近代西方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创立了世界教育史上()教育学派。
5.
赫尔巴特将教学过程按顺序划分为:
6.
赫尔巴特被一些西方学者誉为“()的奠基人”。
7.
赫尔巴特把观念的同化与相互融合说成是“()”,也就是把一些分散的感觉刺激纳入意识,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组成“观念团”。
8.
赫尔巴特提出的单纯提示教学就是()教学,是一切教学的基础与前提。
9.
赫尔巴特论证了智育与德育的紧密关系,提出了“()”的著名理论。
10.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的双重理论基础是:
11.
赫尔巴特所说的“五道念”不包括:
12.
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完美德性”的人,这是(赫尔巴特)对教育的论述
13.
赫尔巴特的教育主张被称作()
14.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强调的“旧三中心”论指的是哪三中心?
15.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理论应该建立在学生的心理发展基础上,提出“情境-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五步教学法。()
16.
杜威在批判赫尔巴特传统教学论的基础上,提出“儿童中心、社会中心、活动中心”新三中心的教学观。()
17.
根据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提出的教学规律是()。
18.
赫尔巴特强调的教学原则是量力性原则。()
19.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
20.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科学的产生和确立。()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