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作业者
作业者
1.
出现作业者中毒、窒息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作业者进入2级环境,应佩戴紧急逃生呼吸器。
3.
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作业者认为作业环境安全,可不与监护者沟通。
4.
发现异常时,监护者应立即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报,并协助作业者逃生。
5.
应对地下有限空间上、中、下不同高度和作业者通过、停留的位置进行检测。
6.
作业者发现情况异常或感到不适,呼吸困难时,必须坚持完成作业,方可离开。
7.
进入燃气井、小室、管线作业,如果没有检测到可燃气,可以不使用防爆设备和工具,作业者不穿着防静电服装。
8.
当作业人员进入管道内作业时,随时与监护者保持沟通,期间若信号中断属正常情况,作业者不必返回地面。
9.
有限空间作业上、下人孔时必须使用梯子,放置牢固,严禁把梯子搭在孔内线缆上,严禁作业者蹬踏线缆或线缆托架。
10.
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在安排人员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前,应确保作业者身体状况良好,不酒后作业或带病作业。
11.
作业者进入3级环境携带紧急逃生呼吸器,可在意外情况时为作业者提供呼吸防护。可独立使用,也可配合其他呼吸防护用品使用。只能逃生使用,不可用于作业。
12.
当气体检测时间与作业者进入作业时间相隔超过10min时,为防止间隔期间有限空间内气体环境发生变化,进入前还需要进行再次评估检测。
13.
对有限空间再次评估检测结果,氧气含量为20.9%、硫化氢浓度为3ppm,一氧化碳和可燃气体浓度为0,作业者可穿戴任意一种长管呼吸器实施作业。
14.
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监护者监护作业者安全进入有限空间后可视情况撤离。
15.
上下传递作业工具和提升杂物时,应用绳索系牢,严禁抛扔,同时下方作业者应躲避,防止坠物伤人。
16.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运营或管理单位、施工单位应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张贴或悬挂安全告知牌以及(),并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
17.
再次评估检测为2级的作业环境,作业者宜配置正压式隔绝式紧急逃生呼吸器。
18.
作业者佩戴的安全帽,要有下颏带和后颈箍并应拴牢,以防帽子滑落与脱掉。
19.
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已达到IDLH环境,这种情况下仍需要进入时,作业者必须选择佩戴()进入有限空间内进行作业,严禁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
20.
在地下有限空间作业期间发生以下()情况时,作业者应立即撤离该场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