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丙酸
丙酸
1.
以下具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和溶解粉刺及收敛作用的外用药是()
2.
正常情况下,痤疮丙酸杆菌可寄生于毛囊中。
3.
痤疮丙酸杆菌是寻常痤疮的主要致病病因之一。
4.
肝细胞对胆红素生物转化的实质是破坏胆红素分子内的氢,暴露出丙酸基,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增强极性,利于排泄。()
5.
病人,女性,32岁。因再生障碍性贫血接受丙酸睾酮注射治疗1个月余。护士每次在为病人进行肌内注射前应首先检查()
6.
患者女,35岁。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0gL,血小板计数20×109L,查体:肝、脾、淋巴结无肿大。给予丙酸睾酮治疗,该药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7.
患者女,35岁。因再生障碍性贫血进行丙酸睾酮注射治疗1月余。护士每次在为患者进行肌内注射前,应首先检查的是()
8.
丙酸睾丸酮肌内注射时,错误的方法是()
9.
李某,男,45岁,因进行性贫血、乏力、出血1月来院。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予丙酸睾酮治疗,网织红细胞升高所需时间是()
10.
计算0.2molL-1的丙酸溶液的PH,已知Ka=1.34×10-5()
11.
计算0.2molL-1的丙酸溶液的电离度,已知Ka=1.34×10-5()
12.
由丙酮酸,草酰乙酸,乳酸,丙酸,甘油,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转变成()的过程称为糖异生
13.
2-甲基-2-戊烯在下列那种条件下生成丙酮和丙酸()
14.
属于芳基丙酸类的药物是()
15.
丙酸,盐酸也可用于防腐剂。
16.
活性炭自水溶液中吸附脂肪酸如乙酸、丙酸、丁酸和辛酸时,吸附量大小的顺序是乙酸丙酸丁酸辛酸。
17.
用0.1000molLNaOH滴定同浓度丙酸(pKa=4.87)的pH突跃范围为7.87~9.70,若将两者的浓度均增大10倍,pH突跃范围为()
18.
丙酸需要进入三羧酸循环才能转变为葡萄糖。
19.
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