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春秋
春秋
1.
“吾见百家春秋”中的“吾”指的是谁?()
2.
《春秋》成熟的比较早,是对《左传》中一个史实的补充和说明。()
3.
古代不同的人都对春秋三传进行了评价,并产生了不同的观点。()
4.
《春秋》是东周时期鲁国的国史,经孔子修订而成,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由于《春秋》言辞隐晦,后人难以阅读。为了更好地阐释《春秋》经文的微言大义,很多学者为其著书诠释。其中流传最广泛的是“春秋三传”。请问,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春秋》三传”?()
5.
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是春秋时期民族划分的标准。
6.
钮钟用钮悬挂,钟口成弧形,约在西周末春秋初开始出现。至春秋中期,日渐流行,形制大体相同,但纹饰各具地方特色。
7.
春秋三传指的是()
8.
《春秋》是以编年史的形式记录了春秋时期各个国家的重要事件。()
9.
《春秋左传》中记述了《百人逐兔》的故事。()
10.
工务段结合春秋检,()至少组织一次对无缝线路的全项检查。
11.
在春秋时期,今贵州属于()。
12.
《左传》又称()或《左氏春秋》。
13.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历史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
14.
“春秋三传”包括()
15.
下列不属于“春秋三传”的著作是()
16.
秦穆公,名任好,是春秋时期秦国国君。()
17.
天子权力受到诸侯王的直接威胁,最早出现在春秋的()。
18.
由于《春秋》记事过于简略,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进行详细解释的“传”,较为有名的就是“春秋三传”,“春秋三传”包括《左传》、《》、《谷梁传》。
19.
《春秋》三传就是指给《春秋》作注释的书。
20.
孔子是春秋时期哪国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1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