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儒家
儒家
1.
儒家认为()是处置四夷关系。
2.
天地境界指的()是儒家认为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3.
在儒家心性之学,必须()才能达到天地境界。
4.
根据课程内容可知:先秦时期哲学上的天人合一表现为《周易》的哲学和儒家的心性之学。()
5.
谦让和()是儒家对礼节最注意的两点。
6.
哪一时期是儒家文化的起源期?()
7.
张艺谋的《菊豆》对中国古代儒家伦理对人性的压抑进行了反思。()
8.
佛教的中国化是受到了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冲突的推动。()
9.
“未知生,焉知死”反应了儒家对人生采取的积极态度。()
10.
儒家主张爱人应该从爱抽象的人开始。()
11.
何老师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儒家思想为精神承担者。()
12.
“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是庄子对儒家学说的嘲讽之辞。()
13.
儒家最推崇的人格是——(),就是“既仁且智”的人。
14.
儒家所说的智慧真正含义不是不愚,而是不惑。()
15.
儒家学说中的五常是从思孟学派的五行发展而来,帛书《五行》谓五行为“仁义礼智圣”,董仲舒的五常为“仁义礼智信”。()为五常之末,是“圣”的替代物,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不是儒家的主题思想。
16.
在儒家看来,信与个体道德修身密切相关。那么,如何养成诚信品格呢?孔子认为,诚信要与好学结合起来,“好信而不好学,其蔽也贼”。结合材料,“贼”的含义是()
17.
出于对父母恩情的报答,儒家大力主张“三年之丧”制度。()
18.
《论语》是由孔子及其弟子所著述的阐述修己安人之道的儒家经典。()
19.
南怀瑾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释道,佛教就像(),道家则像(),而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是中国人生存的主要依赖。
20.
唐朝建立五经正义,恢复儒家主流地位;同时创立学校,培养人才都是为了建设多元文化。()
«上一页
1 ...
26
27
28
29
30
31
32
...4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