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凝固点
凝固点
1.
利用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可以测定物质的分子量。
2.
菌体蛋白质的凝固点会随其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
3.
已知水的Kf=1.86K?kg?mol-1,测得某人血清的凝固点为-0.56℃,则该血清的渗透浓度为()
4.
已知苯的凝固点为5.35℃,Kf=5.12K?kg?mol-1。若将0.320g萘溶于40g苯,所得溶液的凝固点为5.03℃,则萘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5.
在4份等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葡萄糖(Mr=180)、NaCl(Mr=58.5)、CaCl2(Mr=111)、蔗糖(Mr=342),则凝固点降低最多的溶液是()
6.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均由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引起。
7.
无论溶质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凝固点降低值较小的溶液的渗透压一定低于凝固点降低值较大的溶液。
8.
食盐水的凝固点比纯净水低。
9.
原油凝固点的高低主要受含胶质、沥青质量的影响
10.
将0.45g某非电解质溶于30g水中,溶液凝固点为-0.15℃。已知水的Kf=1.86K·kg·mol-1,则该非电解质的摩尔质量(g·mol-1)约为()。
11.
相同浓度的非电解质溶液,其凝固点下降值恒大于沸点上升值
12.
水溶液达凝固点时,是指溶剂和溶质都结冰。
13.
利用凝固点降低原理测定新发现药物的分子量有助于保护药物的药理活性不被破坏。
14.
标准大气压下,葡萄糖稀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
15.
防冻液主要应用了稀溶液凝固点降低的原理。
16.
固液两相共存时的温度就是溶液的凝固点。
17.
298K时100g水中溶有1g非电解质,测得其凝固点为-0.31℃,已知水的Kf=1.86K·kgmol,该物质的摩尔质量是()
18.
将0.45g非电解质溶于30g水中,使水的凝固点降低0.15℃,已知H2O的Kb=1.86K·Kg·mol-1,则该非电解质的摩尔质量(g·mol-1)是()
19.
与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有关的因素为()
20.
50g水中溶解0.5g非电解质,101.3kPa时,测得该溶液的凝固点为-0.31℃,水的Kf=1.86K?Kg?mol-1,则此非电解质相对分子质量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