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奥氏体
奥氏体
1.
钢加热时奥氏体形成是由奥氏体的形核、奥氏体晶核长大、()和奥氏体成分均匀化四个基本过程所形成的。
2.
钢中的常存杂质元素()会导致钢材在1000~1200℃进行热加工时,沿着奥氏体晶界开裂造成钢材的热脆。
3.
质量一定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其体积()。
4.
碳素钢的马氏体点Ms和Mf与奥氏体的含碳量有关,随着含碳量增加,()。
5.
在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鼻子”处孕育期最短,故()。
6.
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所形成的置换固溶体。
7.
在Fe-Fe3C相图中的ES线是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变化曲线,通常称为A3线。
8.
在Fe-Fe3C相图中的ES线是表示由奥氏体冷却时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通称Acm线。
9.
GS线表示由奥氏体冷却时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通称A1线。
10.
奥氏体钢的KIC比马氏体钢的高。
11.
要鉴别钢中的隐晶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可以选用下列哪个硬度试验方法?
12.
亚共析钢加热成奥氏体后冷却转变成
13.
将铁碳合金加热成奥氏体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方式,称为
14.
钢进行奥氏体化的温度愈高,保温时间愈长则过冷A愈不稳定,C曲线愈靠左。
15.
奥氏体是()。
16.
由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是()。
17.
高速钢淬火后一般进行三次回火,目的是消除绝大部分的残余奥氏体。()
18.
过冷奥氏体是A1温度以下不稳定的奥氏体。()
19.
本质晶粒度可以反映实际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度量。()
20.
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曲线又叫C曲线。()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