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迟报
迟报
1.
对本单位发生的火灾事故要如实、及时上报卫生健康()以及消防救援机构,不得迟报、瞒报和漏报。
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
3.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修正案(十一)第三百九十七条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罪的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
4.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5.
突发事件报送分为迟报、漏报、()、谎报。
6.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迟报或者漏报事故,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60%的罚款。
7.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8.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由应急管理部门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
9.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有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
10.
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罚款。
11.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12.
根据《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的,由()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13.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14.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15.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对较大涉险事故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的,给予警告,并处()万元以下的罚款。
16.
紧急信息要边处置、边核实、边报告。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要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
17.
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
18.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罪的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
19.
《安全生产法》规定,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0.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