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玩忽职守
玩忽职守
1.
简述玩忽职守罪的概念及其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要区别。
2.
1933年12月《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第26号训令》规定:凡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而浪费公款,致使国家受到重大损失,即构成()罪。
3.
旅游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在股行监督管理职责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
4.
《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凡因玩忽职守,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修正案(十一)第三百九十七条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罪的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
6.
消防救援机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枉法,发现火灾隐患不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和个人整改的,依法给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7.
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家安全工作和涉及国家安全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公职人员在国防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
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家安全工作和涉及国家安全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
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公职人员在国防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
11.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罪的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
12.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安全生产事故隐不报、谎报或者退报,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关于国家机关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罪的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
13.
国家工作人员和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管理上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依法给予()。
14.
保密法规定,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中负有保密管理职责的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中“玩忽职守”是指()的行为。
15.
()人员在社会保险管理、监督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
16.
国家工作人员在社会保险管理、监督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违反法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7.
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违反规定泄露()等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8.
玩忽职守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某人的罪行是玩忽职守罪,所以,某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个三段论推理属于第一格。
19.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者包庇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且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20.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者包庇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