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危险源
危险源
1.
生产经营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危险因素的实际情况,不能告诉单位以外的人员,以免引起恐慌。
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引用的文件,注明日期的,其后修改版不适用于该规范。
3.
重大危险源辨识时,生产场所与储存区之间的重大危险源临界量有所差别。
4.
重大危险源辨识时,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按各危险性临界量的平均值确定。
5.
非重大危险源区域巡检时间:夜班:19:00-20:00、20:00-22:00、22:00-00:00、00:00-02:00、02:00-04:00、04:00-06:00、06:00-08:00。()
6.
非重大危险源区域巡检时间:白班:08:00-09:00、09:00-11:00、11:00-13:00、13:00-15:00、15:00-17:00、17:00-19:00。()
7.
重大危险源区域巡检时间:夜班:19:00-20:00、20:00-21:00、21:00-22:00、22:00-23:00、23:00-00:00、00:00-01:00、01:00-02:00、02:00-03:00、03:00-04:00、04:00
8.
重大危险源区域巡检时间:白班:08:00-09:00、09:00-10:00、10:00-11:00、11:00-12:00、12:00-13:00、13:00-14:00、14:00-15:00、15:00-16:00、16:00-17:00、17:00
9.
重大危险源(罐区)巡检间隔时间不大于1个小时。()
10.
重大危险源(罐区)巡检间隔时间不大于()个小时。
11.
非重大危险源区域巡检时间:从第二个巡检循环开始为()小时一循环。
12.
设备、设施安全运行状态,危险源控制状态,安全警示标志设置情况属于安全检查内容之一。()
13.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危险源、危险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消防、通讯、照明等应急器材和设施,并根据生产经营设施的承载负荷或者生产经营场所核定的人数控制人员进入。()
14.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向所在地县(市、区)或者按隶属关系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监控及相应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的实施情况;对新产生的重大危险源,应当及时报告并依法实施相关管理措施。
15.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建立重大危险源辨识登记、安全评估、报告备案、监控整改、应急救援等工作机制。()
16.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现场动态监控,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测、检验,设立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标志,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17.
()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18.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履行的职责有: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和评估,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
19.
()安全技术措施有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等。
20.
专项应急预案中危险源监控就是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上一页
1 ...
3
4
5
6
7
8
9
...2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