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结肠镜
结肠镜
1.
患者,男,23岁,于入院前2月余出现腹泻,平均每天10余次,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暗红色血便。结肠镜检查:距肛门8cm直肠狭窄,可见溃疡型肿物。活检病理诊断:直肠癌。直肠癌不容易侵及以下哪个器官()
2.
患者男性,58岁,经结肠镜检查确诊为右半结肠癌。下列哪一临床表现其最不可能出现()
3.
男35岁。腹泻腹痛伴低热、乏力盗汗2个月。查体:右下腹可触及包块,压痛(+),边界不清。结肠镜发现回盲部环形溃疡。最可能的诊断是()
4.
患者男性,58岁,经结肠镜检查确诊为右半结肠癌。下列哪一临床表现最不可能出现()
5.
男35岁。腹泻腹痛伴低热、乏力盗汗2个月。查体:右下腹可触及包块,压痛(+),边界不清。结肠镜发现回盲部环形溃疡。最可能的诊断是()
6.
女37岁。慢性腹泻2年,排便每天2-3次,常带少量黏液。反复粪便致病菌培养阴性。结肠镜检查见直肠,降结肠和横结肠充血、水肿,有少数散在浅溃疡。拟诊为溃疡性结肠炎。首选的治疗方案是()
7.
男,26岁。间断腹泻6个月,大便3~4次日,带黏液及脓血,无发热及体重下降。结肠镜示乙状结肠以下弥漫充血水肿,黏膜颗粒样改变,质脆易出血,病理可见隐窝脓肿,曾连续口服环丙沙星3周,无效。该患者最适宜的治疗是()
8.
女,18岁。间断排黏液脓血便伴发热2个月。大便10余次日。体温波动在38.0C~39.5C,广谱抗生治疗1周后症状无好转。结肠镜检查示:全结肠弥漫性充血、糜烂,伴溃疡形成。首选的治疗是()
9.
男,29岁。间断腹痛腹泻、黏液血便1年,加重2周,大便10余次日。静点左氧氟沙星及甲硝唑10天后症状无好转。T39C,Hb75gL。粪便培养未见致病菌生长。结肠镜示全结肠弥漫性充血、水肿,伴糜烂及不规则浅溃疡。病理为重度慢性炎症。隐窝脓肿形成。该患者应首先
10.
男,29岁。间断腹痛腹泻、黏液血便1年,加重2周,大便10余次日。静点左氧氟沙星及甲硝唑10天后症状无好转。T39C,Hb75gL。粪便培养未见致病菌生长。结肠镜示全结肠弥漫性充血、水肿,伴糜烂及不规则浅溃疡。病理为重度慢性炎症。隐窝脓肿形成。该患者首选的
11.
男,35岁。间断腹泻、脓血便4年,再发1个月,口服抗生素无缓解。结肠镜检查示:直肠和乙状结肠弥漫充血水肿、黏膜粗颗粒样改变,质地脆,易出血。其黏膜活检可能的病理发现是()
12.
男,28岁。间断腹痛、发热3年。结肠镜检查:回肠末段见4cmx1cm纵行溃疡,周围黏膜铺路石样改变。活检标本可能出现的主要病理改变是()
13.
男,36岁。1年来反复出现脓血便,抗生素系统治疗无效。结肠镜检查发现病变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颗粒不平,质脆,血管纹理消失,最可能的诊断为()
14.
女,40岁。腹泻1年。体检发现一肛瘘,结肠镜示回盲部铺路石样改变,最可能的诊断是()
15.
男性,35岁。1年来反复出现腹泻,粪便糊状。结肠镜检查发现病变主要位于回肠末端,表现为多发的纵形溃疡,溃疡间黏膜正常,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16.
女,32岁。左下腹痛2个月。黄稀便,每日3次。结肠镜示:直肠、乙状结肠糜烂及浅溃疡,大范围充血、水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17.
王爷爷,73岁。腹泻、便秘交替出现,脓血便3月余。体检:心肺正常,右侧腹部触及4cm×5cm×3cm大小的肿块,肿块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活动度小。初步诊断为结肠癌。入院后行结肠镜检查,应选用哪种体位()
18.
纤维结肠镜术前何时行清洁灌肠对检查效果最佳:()
19.
结肠镜检查的禁忌证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