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诸夏
诸夏
1.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句话出自哪里?()
2.
内诸夏而外夷狄,对应于三世的哪一世?()
3.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中的“亡”是()。
4.
秦汉以后,中华大一统的思想理念逐渐形成,诸夏文化融合为汉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导文化,并继续同周边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
5.
根据记载,诸夏意识诞生于()。
6.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局,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7.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句话是谁提出的?
8.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中的“亡”是通假字,通忙。()
9.
《春秋》对待夷狄和诸夏的态度是绝对的。
10.
《春秋》中诸夏和夷狄有()的区别。
11.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句话出自哪里?()
12.
内诸夏而外夷狄,对应于三世的哪一世?()
13.
“诸夏亲昵,不可弃也”这句话是谁说的?()
14.
根据记载,诸夏意识诞生于()。
15.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历史上中国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代称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