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周作人
周作人
1.
20年代,周作人的散文风格分为浮躁凌厉和平和冲淡两类。
2.
下列作品中属于周作人的是()
3.
关于周作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4.
中国大陆前二十七年散文创作主要继承周作人和林语堂的散文传统。
5.
周作人“生活的艺术”思想的核心体现在散文()中
6.
周作人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开创了闲适和言志的艺术流派。
7.
《语丝》是周作人一生散文创作的最低点。
8.
1928年创办的《语丝》周刊主要刊载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语丝派”散文文笔平和、冲淡,在当时被称为“语丝文体”。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茅盾、林语堂、川岛、孙伏园等。
9.
浮躁凌厉与平和冲淡是的周作人两种不同的散文风格,这两种风格体现了他叛徒与隐士的二重人格,有时也隐含了某种无奈和苦涩。而最能体现周作人个性气质和散文特性的是他那些平和冲淡,闲适自如的作品。这类作品不追求文字表面的漂亮和雕琢,而是在娓娓絮谈中把知识、智慧、哲理
10.
浮躁凌厉与平和冲淡是的周作人两种不同的散文风格,这两种风格体现了他叛徒与隐士的二重人格,有时也隐含了某种无奈和苦涩。而最能体现周作人个性气质和散文特性的是他那些浮躁凌厉,激扬挥洒的作品。这类作品不追求文字表面的漂亮和雕琢,而是在充满激情中把批判、抨击、揭露
11.
被胡适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的是周作人的()。
12.
鲁迅在日本时期与周作人合译了两本()。
13.
周作人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主要发表《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两篇文章表达其文学主张。《人的文学》主要倡导新文学内容应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用人道主义为本,对于革命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平民文学》则提出“为大众的文学”的口号和“以真
14.
周作人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主要发表《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两篇文章表达其文学主张。《人的文学》主要倡导新文学内容应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用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平民文学》则提出“为人生的文学”的口号和“以真
15.
周作人“《伤逝》是哀悼兄弟之情的失去”的观点,是很明显的牵强附会。()
16.
“路遥小说的特殊性和价值在于,将底层本位与天地情怀结合起来:一方面,以底层人民为本位,显示其现代个性风采;另一方面,通过天地境界的光照,为底层现实民生注入天地智慧。这就突破了周作人之‘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所存在的限度与狭隘”是哪位学者的观点?
17.
周作人认为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人类具有两个含义。()
18.
周作人认为古代西方神话()。
19.
废名,原名冯文炳,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曾为语丝社成员,师从周作人,在文学史上被视为“()”的鼻祖。
20.
周作人与鲁迅这对兄弟在五四时期所持的个人理念差别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