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竹简
竹简
1.
孔子在晚年时为读哪部作品而多次翻断了牛皮带子串起来的竹简?
2.
竹简的书写方法:一是用刀刻字,二是用()。
3.
从哪个朝代开始,官方正式以纸张代替竹简作为书写材料?
4.
在我国古代,人们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一个人博学,这是因为那时的书是以笨重的竹简、木简为载体的。这体现了信息的()
5.
竹书的大量发现是20世纪90年代,主要见于()两批竹简。
6.
书有文字的竹条叫“竹简”,将竹简编撰起来便叫()。
7.
竹简长度不一,短者只有15厘米左右,长者可达()厘米。
8.
战国竹简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9.
和竹简直接相关的字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10.
“韦编三绝”是指读书勤奋,连缀竹简的牛皮绳断了三次。
11.
在中国历史上,竹简作为文字的主要载体之一,曾持续了三个世纪之久。
12.
方便信息的储存和记录是甲骨文和竹简的区别之一。
13.
根据出土的竹简考证得知,吴王阖闾的“阖”与()古代读音一样。
14.
竹简、骨签、帛书 (谜目)
15.
古书以竹简按次串联编成,竹简前后次序错乱被称为(),后用以指古书中文字次序错乱。
16.
在湖南长沙的马王堆出土的《道德经》是写在竹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