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基期
基期
1.
基期为某一固定时期的水平的增长量是()
2.
增长1%的绝对值=基期水平∕100。
3.
发展速度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同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一般只能用倍数来表示。
4.
连环替代法的比较基础是基期指标。
5.
望北村办企业生产乙产品,基期利润是20万元,据分析年利润增长率为16%,试预测目标利润为()
6.
发展速度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同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7.
通常应用基期数据有()两种。
8.
()以基期的费用水平为基础,根据预算期内有关情况变化,对基期费用水平做适当调整,以确定预算数。
9.
如果A国经济在2000年(基期)的GDP为2000亿元,如果在2001年GDP平减指数增加了一倍,而实际GDP增加50%,那么2001年的名义GDP等于()。
10.
增量预算的缺点是若基期预算不合理,则会因袭下来,不利于预算本身的改进。
11.
比较期指标数值与固定基期指标数值之比为()
12.
()与环比的区别之处是基期水平是否固定
13.
增速评价指标是表明区域发展增长程度的一种相对指标,是报告期的增长量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
14.
只要流动资产实际存量大于基期,就会形成绝对浪费额。
15.
如果A国2000年(基期)的GDP为2000亿元,该国2001年GDP平减指数为2,实际GDP比2000年增加了50%,那么2OO1年的名义GDP等于()。
16.
如果A国2000年(基期)的GDP为2000亿元,该国2001年GDP平减指数为2,实际GDP比2000年增加了50%,那么2OO1年的名义GDP等于()。
17.
基期时的名义GDP和实际GDP是相等的,其GDP折算指数为1.
18.
由于各类发明创造的出现,各种新产品频频发生,固定基期的拉式加权指数会忽略这些新产品,这种偏误称为()
19.
“翘尾因素”是指基期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化对目标同比价格指数的滞后(延伸)效应,即在计算同比价格指数过程中,基期商品价格上涨(下降)对目标期价格指数的影响。
20.
《农业协议》规定的“蓝箱”措施按1986-年基期生产水平的()或以下给予的补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