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安置地
安置地
1.
退役军人原所在部队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时将退役军人及()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关系和相应资金、转入安置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2.
义务兵退出现役自主就业的,按照国家规定发给(),由安置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接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给经济补助。
3.
一般情况下,退役士兵安置地为退役士兵(),但符合规定条件的,也可以易地安置。入伍时是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的退役士兵,如果退出现役后不复学,其安置地为()。
4.
进入疑似或确诊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安置地或为患者提供一般诊疗操作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5.
军士退出现役,服现役满()年或者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的,由安置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工作。
6.
根据《退役军人保障法》有关规定,符合条件的军官和军士退出现役时,其配偶和子女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随调随迁。随迁子女需要转学、入学的,安置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及时办理。()
7.
《关于解决部分退役士兵社会保险问题的意见》规定,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补缴断缴、欠缴期间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工资基数由安置地按照补缴时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予以确定。
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以()方式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根据其德才条件以及服现役期间的职务、等级、所作贡献、专长等和工作需要安排工作岗位,确定相应的职务职级。
9.
违反本法规定,拒绝或者无故拖延执行退役军人安置任务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报批评。对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
10.
随迁子女需要转学、入学的,安置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及时办理。()
11.
退役军人原所在部队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时将退役军人及随军未就业配偶的()、()等社会保险关系和相应资金,转入安置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12.
退役军人原所在部队应当将退役军人移交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接收退役军人。()
13.
安置地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为退役军人办理户口登记,同级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14.
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在接收退役军人时,向退役军人发放()。
15.
随调配偶在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工作,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安置地人民政府负责安排到()的工作单位;随调配偶在其他单位工作或者无工作单位的,安置地人民政府应当提供就业指导,协助实现就业。
16.
军人退出现役,安置地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就业需求组织其免费参加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并推荐就业。
17.
国家建立()。军队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将伤病残退役军人移交安置地人民政府安置。安置地人民政府应当妥善解决伤病残退役军人的住房、医疗、康复、护理和生活困难。
18.
退役军人原所在部队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时将退役军人及()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关系和相应资金,转入安置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19.
以()方式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根据其德才条件以及服现役期间的职务、等级、所做贡献、专长等和工作需要安排工作岗位,确定相应的职务职级。
20.
退役军人符合安置住房优待条件的,实行(),由安置地人民政府统筹规划、科学实施。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