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朱熹
朱熹
1.
朱熹哲学以“理”作为最高哲学范畴。
2.
朱熹哲学重新确立了儒家的“道统”。
3.
朱熹哲学以“气”作为最高哲学范畴。
4.
关于《诗经》中“赋、比、兴”的含义,现在多采用朱熹的解释
5.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编著的()中。
6.
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这种观点属于()
7.
朱熹将教育分为哪几个阶段?
8.
朱熹为哪家书院制定《书院揭示》?
9.
尽管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并且他的故乡婺源现今划归江西,朱熹死后始封“信国公”,后来改封为,可见,南宋官方亦认定朱熹为安徽人。
10.
“鹅湖之会”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辩论,朱熹同陆氏兄弟围绕“教人之法”展开激烈辩论。朱熹主张格物致知,穷尽事物之理,陆九渊则主张心即理,发明本心。从哲学角度看,这场辩论的实际上是()。
11.
四书是宋代朱熹精选的儒家经典,属于四书的著作有()
12.
古人把“德”注释为“得”,认为德是按照道德规范去行事而心有所得,如朱熹说:“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这里的“德”是指()
13.
朱熹说:“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这句话说明()
14.
宋明理学中朱熹将“气”主要理解为()。
15.
宋代儒学形成新的流派,即理学,又称“道学”,其代表人物是北宋程颢和程颐,南宋朱熹,史称“程朱理学”。()
16.
朱熹重建的白鹿洞书院位于今天的安徽省。()
17.
朱熹认为:愤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18.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朱熹认为其中的“施”是张大之意。
19.
根据课程内容可知:朱熹是北宋人。()
20.
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于南宋绍熙元年(1190)刊刻成《四书章句集注》,因《论语》记载孔子言行,《大学》为曾子所作,《中庸》为子思所作,《孟子》记载孟子言行,故又称&quo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