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题库
→
标签
→
切削
切削
1.
制定合理切削用量三要素时,应首先采用最大的进给量,再选用大的背吃刀量,然后根据确定的刀具耐用度选择切削速度。
2.
精加工大型工件时,为避免切削同一表面时中途换刀,刀具使用寿命应规定至少能完成一次走刀。
3.
切削耐用度影响显著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进给量-背吃刀量-切削速度。
4.
精加工时,常采用高速切削。
5.
一般刀具材料的强度越高,可允许的切削速度也越高;硬度越高,可承受的切削力也越大。
6.
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若产生单元切屑,必须改善其切削条件。
7.
积屑瘤会增大刀具实际前角和增大切削厚度。
8.
加工塑性材料时,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切削力减小。
9.
切削分力Fx(国标为Ff)是使工件在切削过程中产生振动的力。
10.
对切削力影响显著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进给量>背吃刀量>切削速度
11.
切削温度影响显著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12.
切削温度是由切削热的产生与传出的平衡条件所决定的。产生的切削热愈多,传出的愈慢,切削温度愈高。
13.
从切削温度来看,切削用量的选择以增大背吃刀量为佳。
14.
刀具初期磨损阶段,由于切削刃较锋利,故刀具磨损较慢,磨损量较小。
15.
切削加工时前刀面上的最高温度在刀刃上。
16.
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越高,切削力越小。
17.
切削加工性是指在一定切削条件下,对工件材料进行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
18.
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刀具使用寿命影响程度排序正确的是()。
19.
在确定切削用量三要素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0.
麻花钻的刃带对麻花钻的切削所起的作用为()。
«上一页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23
»下一页